

SMT生产中漏印问题的识别和解决
在SMT生产中,漏印问题是常见的工艺缺陷之一,直接影响焊点质量和产品性能。为了帮助PCBA制造企业有效识别和解决漏印问题,本文将详细分析其表现、成因及解决方法,同时分享预防措施,确保生产顺畅运行。
SMT生产线漏印问题的表现
漏印问题通常表现为:
- 焊膏未转移到PCB焊盘上,导致焊点缺失;
- 焊膏印刷不完整或厚度不足,影响焊接强度;
- 焊膏位置偏移,导致焊点位置不准确。
这些问题在成品检测中常表现为 虚焊、缺焊,甚至 元件掉落。
SMT漏印问题的常见原因
1. 钢网问题
- 开孔设计不合理: 开孔尺寸过小或形状设计不当,导致焊膏无法顺利转移。
- 钢网堵塞: 长时间使用未清洁,导致焊膏堵塞孔洞。
2. PCB板质量问题
- 表面污染: PCB焊盘表面氧化或有油污,影响焊膏附着。
- 翘曲变形: PCB板弯曲,导致印刷过程中贴合不均匀。
3. 印刷工艺参数异常
- 刮刀压力过小或角度不对: 焊膏未能均匀刮涂。
- 印刷速度与间隙设置不当: 导致焊膏涂抹不均或遗漏。
4. 焊膏质量问题
- 焊膏粘度不合适: 粘度过高导致不易流动,粘度过低导致塌陷。
- 储存与使用不当: 焊膏未按规定存储或已过期。
解决SMT漏印问题的具体方法
1. 钢网与设备调整
- 检查钢网开孔: 确保孔径与焊盘匹配,定期清洁钢网。
- 更换刮刀: 确保刮刀无损伤,角度与压力设置正确。
- 调整设备参数: 调整印刷速度与PCB贴合间隙,确保印刷均匀。
2. PCB板与焊膏管理
- PCB清洁与检验: 确保PCB表面清洁无污染。
- 焊膏管理: 使用正规厂家提供的新鲜焊膏,存储在适当环境中。
3. 过程监控与检测
- 引入AOI自动光学检测设备: 实时监控焊膏印刷质量。
- 设置定期点检流程: 定期检查印刷工序,及时发现与修复问题。
预防SMT漏印问题的措施与建议
1. 钢网维护: 定期清洁与维护钢网,使用专业清洗设备。
2. 工艺优化: 定期对生产工艺参数进行优化与验证。
3. 人员培训: 提高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与设备维护能力。
4. 设备升级: 使用自动化程度更高的SMT设备与智能监控系统。
SMT生产线漏印问题的表现
漏印问题通常表现为:
- 焊膏未转移到PCB焊盘上,导致焊点缺失;
- 焊膏印刷不完整或厚度不足,影响焊接强度;
- 焊膏位置偏移,导致焊点位置不准确。
这些问题在成品检测中常表现为 虚焊、缺焊,甚至 元件掉落。
SMT漏印问题的常见原因
1. 钢网问题
- 开孔设计不合理: 开孔尺寸过小或形状设计不当,导致焊膏无法顺利转移。
- 钢网堵塞: 长时间使用未清洁,导致焊膏堵塞孔洞。
2. PCB板质量问题
- 表面污染: PCB焊盘表面氧化或有油污,影响焊膏附着。
- 翘曲变形: PCB板弯曲,导致印刷过程中贴合不均匀。
3. 印刷工艺参数异常
- 刮刀压力过小或角度不对: 焊膏未能均匀刮涂。
- 印刷速度与间隙设置不当: 导致焊膏涂抹不均或遗漏。
4. 焊膏质量问题
- 焊膏粘度不合适: 粘度过高导致不易流动,粘度过低导致塌陷。
- 储存与使用不当: 焊膏未按规定存储或已过期。
解决SMT漏印问题的具体方法
1. 钢网与设备调整
- 检查钢网开孔: 确保孔径与焊盘匹配,定期清洁钢网。
- 更换刮刀: 确保刮刀无损伤,角度与压力设置正确。
- 调整设备参数: 调整印刷速度与PCB贴合间隙,确保印刷均匀。
2. PCB板与焊膏管理
- PCB清洁与检验: 确保PCB表面清洁无污染。
- 焊膏管理: 使用正规厂家提供的新鲜焊膏,存储在适当环境中。
3. 过程监控与检测
- 引入AOI自动光学检测设备: 实时监控焊膏印刷质量。
- 设置定期点检流程: 定期检查印刷工序,及时发现与修复问题。
预防SMT漏印问题的措施与建议
1. 钢网维护: 定期清洁与维护钢网,使用专业清洗设备。
2. 工艺优化: 定期对生产工艺参数进行优化与验证。
3. 人员培训: 提高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与设备维护能力。
4. 设备升级: 使用自动化程度更高的SMT设备与智能监控系统。
5. 环境控制: 保持生产环境的温湿度稳定,减少静电干扰。
英特丽集团具有3大ODM开发中心,工程师100+。OEM工厂SMT线体全部采用进口一线西门子、松下等品牌设备,同时采用智能工厂(ERP\MES\WMS)生产管理模式; 并通过ISO90001、ISO14000、IATF16949、ISO13485等各项体系认证;公司重点业务方向聚焦汽车电子、新能源、医疗电子、军工、工控、物联网、部分消费类等产品;公司规划五座生产基地,2025年达成150条SMT产线规模;目前,江西、安徽、山西、四川、湖北五个智造基地已初具规模;我们目标把英特丽电子打造成一站式ODM+EMS智造服务行业标杆。
上一篇: 判断PCBA工厂可靠性的三个关键方面 下一篇: SMT打样过程中五种常见的印刷缺陷
Copyright © 2020-2022 赣ICP备19014000号-1
赣公网安备36100002000168号 江西英特丽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
